在机械加工、数控切削、磨削及压铸等工业环境中,测量光栅作为高精度尺寸检测与定位的核心元件,广泛应用于自动化产线和智能装备中。然而,这些场景常伴随大量冷却液雾化形成的油雾或水雾,极易附着于光栅的发射与接收镜面,造成光学通路污染,导致信号衰减、数据跳动甚至误判停机。长期暴露在油雾环境中,还会加速光学元件老化,缩短设备寿命。因此,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改进方案,对保障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。
一、油雾对测量光栅的主要危害
- 镜面污染:油雾在镜面冷凝形成油膜,散射或吸收红外光束,降低信噪比;
- 测量漂移:部分光束被遮挡,导致边缘检测不准,尺寸测量值偏大或波动;
- 频繁报警:严重时系统误判为“物体侵入”,触发安全停机;
- 维护成本上升:需频繁停机清洁,影响生产节拍,增加人工负担。
二、综合防护改进方案
1. 加装物理隔离防护罩
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为光栅加装全封闭式防油雾护罩。护罩应采用透明耐腐蚀材料(如聚碳酸酯PC板),既能观察内部状态,又可阻挡飞溅油雾。
- 护罩两端开口应尽量缩小,并内置迷宫式导流槽,利用气流折返原理阻隔油雾进入;
- 可配合正压吹扫系统,向罩内持续通入干燥洁净空气(压力0.1~0.2MPa),形成微正压环境,阻止外部污染物侵入。
✅ 推荐:选用带吹扫接口的标准防护套件,安装便捷,密封性好。
2. 优化安装位置与角度
- 尽量将光栅安装在远离油雾源的位置,避免正对机床喷嘴或排屑口;
- 调整光轴方向,避免水平安装(易积液),建议采用倾斜或垂直安装,利于油滴滑落;
- 在多工位设备中,可设置移动式屏蔽门,仅在测量时打开,其余时间关闭保护。
3. 选用抗污染型光栅产品
优先选择具备以下特性的高端测量光栅:
- 高功率红外光源:增强穿透力,提升抗油雾能力;
- 自动增益调节(AGC)功能:能动态补偿信号衰减,维持稳定输出;
- 疏油涂层镜面:表面经特殊处理,减少油污附着,便于清洁。
4. 增设辅助清洁系统
对于无法完全隔离的高污染环境,可配置自动清洁装置:
- 气刀吹扫:在光栅两侧安装微型气刀,定时或连续喷出压缩空气,清除浮尘与液滴;
- 自清洁刷机构:配备低摩擦毛刷,随设备运行周期性擦拭镜面(需确保不划伤光学面)。
5. 加强日常维护管理
- 制定定期清洁制度,使用无水乙醇和镜头纸清洁镜面;
- 检查压缩空气质量,避免含水含油导致二次污染;
- 建立点检台账,记录污染程度与清洁周期,优化防护策略。
三、案例效果对比
某汽车零部件加工厂在数控车床区加装带吹扫功能的防护罩后,测量光栅的故障率下降85%,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从7天延长至60天以上,大幅提升了产线OEE(设备综合效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