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光幕传感器选型指南
1. 明确安全需求与风险评估
安全等级选择:
二级光幕(Type 2):适用于低风险场景,如小型机械加工设备,符合ISO 13849 PLc等级。
四级光幕(Type 4):适用于高风险设备,如冲压机、机器人工作站,达到PLe等级,提供最高安全保护。
防护类型:
手指保护:光轴间距≤14mm,适用于电子装配线等需要高精度防护的场合。
手掌/身体保护:光轴间距20-40mm,适用于机械加工、大型设备等需要更大范围防护的场景。
2. 关键参数选择
光轴间距:
14mm:高精度防护,适合手指保护。
20-40mm:常规防护,适合手掌或身体保护。
≥40mm:大范围防护,适用于大型设备或特殊需求。
保护高度:根据操作区域的实际高度选择,确保光幕完全覆盖危险区域。
检测距离:
短距离(<1m):适合狭小空间或紧凑型设备。
长距离(>5m):适用于开阔区域或大型生产线。
反应时间:高速设备需选择反应时间≤20ms的光幕,确保及时响应。
环境适应性:
防尘防水等级(如IP65/IP67):适用于多尘、潮湿或油污环境。
抗震动能力:适用于振动较大的设备,如冲压机或重型机械。
3. 环境与设备适配
对射距离:根据设备布局选择发射器与接收器间距,确保光幕完全覆盖危险区域。
抗干扰能力:优先选择带自检、过载保护功能的光幕,避免电磁干扰或误触发。
4. 特殊功能需求
定制化:远距离、超薄型或加强型光幕可按需定制,满足特殊应用场景。
测量功能:部分光幕支持物体尺寸检测,适用于物流分拣或自动化生产线。
5. 选型流程总结
评估风险等级:根据设备风险选择PLc或PLe等级的光幕。
确定光轴间距与保护高度:根据防护需求选择合适的光轴间距和保护高度。
匹配检测距离与环境要求:确保光幕适应实际工作环境。
验证功能扩展性:检查是否需要自检、定制或测量功能。
注:实际选型需结合设备手册与安全标准(如IEC 61496)进行验证,确保符合安全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