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光栅的工作原理,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线光束来实现非接触式区域监控,一旦有物体(如人体)挡住这些光束,系统便立即做出反应,通常是切断设备的工作电源或发出报警,从而防止事故发生。
具体来说,安全光栅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:发射器和接收器。发射器内置多个红外LED灯,能够连续发出一排平行排列的红外线光束;接收器则包含与之对应的光电接收单元,用于接收这些红外信号。
当系统通电后,发射器和接收器相对安装,形成一道不可见的光幕。只要这道光幕中每一条光束都能正常到达接收器,系统便保持在“安全状态”。一旦有任何物体(如人的手、胳膊或身体)进入光幕区域,挡住其中一条或多条光束,接收器就会立即检测到光束中断,并迅速输出信号。
这个信号会被传送到控制系统中,通常会执行以下操作之一:
-
停止正在运行的机械设备(如冲床、剪板机等)
-
延时停机或报警(部分场合可设定反应时间)
-
联动其他安全机制,如关闭电磁阀、发出声光警报等
现代的安全光栅内部还会采用抗干扰电路、自检功能和故障监控机制,以防因光线闪烁、环境变化或故障而误动作或漏检。
有些高端型号的安全光栅还具备分辨率识别(例如能判断进入的是手指还是手掌)、区域屏蔽功能(允许某些光束暂时失效)、多通道输出等更复杂的控制逻辑,以适应不同行业和复杂工况的需求。
安全光栅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红外线构建一片“看不见的网”,一旦有人或物穿越这张网,就立刻采取措施保障安全。它是一种简单、高效、灵敏的工业安全保护手段。